据清华大学官网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VLr中越英才网
VLr中越英才网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VLr中越英才网

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VLr中越英才网


01 一生旅程

杨振宁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中西文化。VLr中越英才网

1929年,他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VLr中越英才网

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VLr中越英才网

1949年,他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员,1955年任教授。VLr中越英才网

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创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VLr中越英才网

1997年起,他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名为高等研究院)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正式回归清华园。VLr中越英才网

02 科学贡献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VLr中越英才网

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VLr中越英才网

他与米尔斯提出的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VLr中越英才网

他发现了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的新方向。VLr中越英才网

他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物理学多个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VLr中越英才网

03 家国情怀

杨振宁先生毕生心系家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VLr中越英才网

1971年,他首次回新中国访问,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VLr中越英才网

他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中国学者近百人到美国进修,这些学者成为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VLr中越英才网

回到清华之后,他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为清华大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VLr中越英才网

2015年,他放弃美国国籍,并于次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VLr中越英才网

在谈到放弃美国国籍的时候,杨振宁说:“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VLr中越英才网

04 精神传承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VLr中越英才网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VLr中越英才网

在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中这样写道:“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VLr中越英才网

在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曾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并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为题发表讲话。VLr中越英才网

他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合了你这个‘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会满意。”VLr中越英才网


杨振宁先生曾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 “一个圆” :从清华园出发,历经世界舞台,最终归根故土VLr中越英才网

正如他钟爱的杜甫诗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位科学巨擘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VLr中越英才网

他的科学贡献与家国情怀,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VLr中越英才网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