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与行政区划
-
区位特点
-
位置:位于越南中北部沿海,北邻乂安省,南接广平省,西与老挝博利坎赛省、甘蒙省接壤(边境线长137公里),东濒北部湾(海岸线长137公里),是越南连接老挝的重要陆海门户。
-
地形:涵盖山地(长山山脉东麓)、丘陵、平原及海岸带,森林覆盖率44%,喀斯特地貌显著。
-
面积与人口:总面积6,055.6 km²,人口约147.8万(2019年),以京族(越族)为主,另有泰族、哲族等少数民族。
-
-
行政区划
-
省会:河静市(Thành phố Hà Tĩnh),2007年升格为市,行政与经济中心。
-
下辖单位:1市、2市社、10县:
-
市社:鸿岭市社(Thị xã Hồng Lĩnh)、奇英市社(Thị xã Kỳ Anh)
-
县:锦川县、干禄县、德寿县、香溪县、香山县、奇英县、宜春县、石河县、雾光县、禄河县。
-
-
二、经济与产业特色
-
工业主导
-
台塑河静钢铁基地:越南最大外资项目之一(总投资超百亿美元),拥有两座4,350m³高炉,年产能750万吨粗钢(2025年),占全国钢铁产能20%;计划扩建至1,480万吨/年,目标成为东南亚核心钢铁供应商。
-
配套基建:
-
永安经济区:台塑钢厂所在地,配套山阳国际深水港(可停泊20万吨级货轮),支撑原材料进口与成品出口。
-
能源保障:省内规划64座水电站(总装机185MW),为工业提供电力支持。
-
-
-
农业与渔业
-
特色农产品:水稻、热带水果(尤以“河静柚子”闻名),沿海渔业年产量居全国前列。
-
创新模式:推广咖啡-胡椒间作、水产养殖等高附加值农业。
-
-
经济挑战:
-
工业污染争议:2016年台塑钢厂海洋污染事件造成生态危机,赔偿5亿美元,倒逼环保技术升级。
-
收入波动:2023年台塑亏损6.54亿美元,因成本高企与价格竞争压力。
-
三、历史与文化
-
历史沿革
-
古代:秦属象郡,汉属九真郡,唐称驩州;1831年阮朝正式设省,1991年与乂安省分离。
-
近代:曾为越战游击区,留有革命遗址;1975–1991年与乂安合并为“乂静省”。
-
-
文化遗产
-
儒家遗迹:河静文庙、干禄县传统村落,反映汉文化影响。
-
非物质文化遗产:泰族织锦、民间嘲戏(Chèo)表演。
-
-
旅游潜力
-
海岸生态:137公里海岸线与未开发岛屿(如罗岛),适合生态旅游。
-
山地景观:雾光县原始森林、香溪县溶洞群,吸引探险与研学游客。
-
四、发展战略与挑战
-
工业扩容与绿色转型
-
钢铁产能升级:2025–2035年分阶段扩建3号、4号高炉,目标产能1,480万吨/年。
-
环保技术投入:优化烧结工艺,减少污染排放,响应东南亚环保法规。
-
-
跨境经济区建设
-
中越边贸:依托清水-天保口岸(距河静市23公里),出口钢铁、农产品至中国云南。
-
老挝合作:规划跨境公路联通甘蒙省,开发矿产与物流通道。
-
-
基建瓶颈:
-
山地地形制约内陆交通,雨季路网易中断;
-
工业区扩张需配套港口与电网升级。
-
河静省核心经济指标与资源概览
类别 | 数据/内容 | 发展潜力 |
---|---|---|
主导产业 | 钢铁制造(台塑)、农业、渔业 | 东南亚钢铁供应链核心 |
外资项目 | 台塑河静(越南最大FDI) | 三期扩建至1,480万吨产能 |
自然资源 | 海岸线137公里、森林覆盖率44% | 生态旅游与风电开发 |
跨境贸易 | 中越清水口岸、老挝边境 | 矿产与农产品出口枢纽 |
文化资源 | 儒家文庙、泰族织锦 | 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 |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