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信息与行政区划
-
地理位置
-
位于越南西原地区,北接得乐省,南邻林同省,西连平福省,东界柬埔寨(边境线长130公里),是越南与柬埔寨的陆路门户。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600-700米),森林覆盖率44%,拥有喀斯特地貌、瀑布群(如德拉克诺尔瀑布)及火山湖。
-
面积:6,509.29 km²(2024年数据),人口:约62.2万(2019年),含京族、埃地族(Êđê)、侬族等21个少数民族,埃地族占总人口40%。
-
-
行政区划
-
省会:嘉义市社(Gia Nghĩa),2015年升格为三级城市。
-
下辖单位:1市社、7县:
-
市社:嘉义市社(行政与经济中心)
-
县:格桔县(Cư Jút)、得格朗县(Đăk Glong)、得明县(Đăk Mil)、得热勒县(Đăk R'lâp)、得双县(Đăk Song)、克容诺县(Krông Nô)、绥德县(Tuy Đức)。
-
-
表:得农省核心区域功能定位
行政区 | 主要产业/资源 | 特色 |
---|---|---|
嘉义市社 | 行政、贸易、教育 | 嘉义大学所在地 |
格桔县 | 咖啡种植、铝土矿 | 毗邻柬埔寨口岸 |
克容诺县 | 地质公园、生态旅游 | 世界地质遗产 |
得双县 | 橡胶、胡椒种植 | 边境贸易枢纽 |
二、历史沿革
-
建省历程:
-
原属多乐省(Đắk Lắk),2003年11月26日经越南国会决议正式分设独立省份。
-
行政变迁:1959年属广德省,1975年并入多乐省,2003年分置后经历多次区划调整(如2005年设立嘉义市社)。
-
-
名称由来:省名“Đắk Nông”源自墨侬语,意为“墨侬族地区的河流”。
三、经济支柱产业
-
农业与出口
-
经济作物:咖啡(全省出口主力)、腰果、胡椒、橡胶,2009年咖啡出口额达577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48%。
-
创新农业:推广咖啡-胡椒间作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建立高原水果(牛油果、榴莲)示范园。
-
-
矿产与工业
-
铝土矿核心区:探明储量54.8亿吨,占全球总量20%,集中分布于南部仁机工业区。
-
工业项目:
-
越南首家氧化铝厂(外资合营)落户仁机工业区,2017年出口氧化铝14万吨,创汇5000万美元。
-
规划建设得农-平顺-保乐铁路,强化矿产运输能力。
-
-
-
能源开发
-
水电:计划修建64座中小水电站(总装机185MW),已批准24个项目(99MW),投资回报周期约10年。
-
可再生能源:推进风电项目,目标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超30%。
-
四、自然与人文资源
-
旅游亮点
-
得农地质公园:202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涵盖火山口湖、溶洞、瀑布(如德拉克诺尔双瀑)及原始森林。
-
民族文化:埃地族长屋聚落、传统锣钲文化表演(列入人类非遗),绥德县保留手工织布技艺。
-
-
生态保护
-
乌明森林(U Minh)泥炭湿地(储量10亿吨),实施红树林修复与碳汇项目。
-
五、基础设施与挑战
-
跨境枢纽建设
-
口岸经济区:投资1030亿越盾兴建布德郎(BuDrang)、得们(DakMel)国家级口岸,吸引外资投入交通、物流基建。
-
交通网络:
-
公路:依托14号国道连接西原各省,但山地地形导致雨季通行困难。
-
规划跨境铁路联通柬埔寨,提升矿产出口效率。
-
-
-
发展瓶颈
-
生态压力:铝矿开采引发红土侵蚀与水源污染,需平衡开发与保护。
-
经济依赖:农业易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如咖啡期货),工业转型需外资与技术输入。
-
浏览:次